第一部分:财经报道一、传统经济类报纸与新财经类报纸报道内容、方式和特色比较分析—以《经济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 周雅丽 论文答辩日期 2009 年 5 月 兰州大学摘要尽管目前关于经济类报纸的研究非常多,但主要集中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财经媒体上,对传统经济类报纸的关注较少,将两类报纸进行比较研究的则更少。有些研究在梳理经济类报纸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及两种类型报纸的不同,但只是泛泛而论,鲜有细致研究。而实际情况是,传统经济类报纸面对新财经媒体的竞争积极进行改革,转变报道方式和经营管理理念,多举措应对新财经类报纸的挑战。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改革后的传统经济类报纸和新财经类报纸的比较分析上。为使论述具有典型性,本文选择传统经济类报纸和新财经类报纸中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日报》和《及世纪经济报道》作为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宏观内容分析和典型个案报道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两类报纸在报纸报道内容、方式的异同,进而体现两类报纸的特色。关键词:《经济日报》《21 世纪经济报道》内容分析目录第一章绪论····················································……1一、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1二、研究现状·····································································2三、选择《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4四、选 2005 一 2006 年作为研究阶段的原因·································……5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6第二章两报基本情况呈现······················································……8第三章(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内容的异同···……17一、两报报道内容的相同之处················································……17二、两报报道内容的异同之处················································17第四章(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方式的异同···……25一、两报报道方式的相同之处················································……25二、两报报道方式的异同之处················································……26第五章个案分析···························································…31第六章结语与展望····························································39参考文献··································································40第一章绪论一、本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伴随着人们对财经资讯需求的增长,经济类报纸成为继都市报、晚报热后,报纸行业的又一个热点。
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经济类媒体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目前,我国的经济类报纸大约有 180 多种,如果加上行业报、企业报以及消费类报纸则将近 600 种,占现有报纸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1。可以说,经济类报纸是我国报业队伍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在现代社会,经济问题、经济现象无时无刻不牵动每一个人的利益。经济类报纸在报业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对于经济类报纸的研究也逐渐兴起。经济类报纸是从题材上划分的一种报纸类型,它以报道经济新闻,分析经济动态,解释经济现象为目的,对此国内外没有严格的界定。广义上说,凡属重点涉及对经、金融、市场、工商等经济领域新闻报道与分析的报纸,均可算作经济类报纸。2当今,新闻界对经济类报纸的划分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经济日报》为代表的由党委,政府机关部门或特定行业创办的传统经济类报纸,《市场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导报》等属此类报纸;第二种是新财经类报纸,它是以市场为依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细分受众。以本世纪初新兴的《中国经营报》、《21 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为代表。3传统经济类报纸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诞生的,他们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积极宣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些报纸更是创造了发行量的奇迹。
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的经济观念也发生重大改变。面对新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人们不仅需要通过媒体及时准确地了解财经信息和产经动态,而且需要媒体能够从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地解释新规则、分析市场变化、挖掘信息背后的内涵,从而充当起大众投资顾问的角色,帮助、引导大众正确有效地投资理财。而传统经济类报纸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结合国外经济类报纸的发展情况看,我国目前也缺乏真正意义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财经媒体,在这样的客观情况下,新财经报纸应势而生。新财经类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经济类报纸产生重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1 钟楚:《关注传媒环境共图发展大计勺—全国经济类报纸高级研讨会侧记》,《中国出版》,2001 年 10 月2 明安香:《鉴人鉴己创品牌一国外著名经济类报纸的成功经验及主要启示》,《城市党报研究》2002 年 02 期3 张毅:‘《经济类报纸服务功能的探析》,暨南大学,2006传统经济类报纸积极进行内部调整,在内容定位、版面设计、报道方式、办报理念和经营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改革后的经济类报纸,服务功能有所提高,增强了报道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改革后的传统经济类报纸虽然没有 20 世纪 80 年代的辉煌,但仍然具有为数不小的发行量,作为经济类报纸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仍不可忽视。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实行企业化管理,他们开始注重满足市场需要,变经济宣传为经济服务,和新财经媒体展开竞争,内容的调整和经营理念的改变,使他们和新财经类报纸的共性更多。虽然新财经媒体在内容方面更贴近受众需要,但是传统经济类报纸在信息方面的权威也是新财经媒体无法企及的。基于此,本文试图比较进行内容改革后的传统经济类报纸和新财经类报纸在报道内容、方式与特色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两类报纸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二、研究现状随着经济类报纸的发展,近年来学术界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经济类报纸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研究和探讨呈现越来越热的趋势,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关于经济类报纸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1.著作在著作方面,专门研究经济类报纸的很少见,仅涉及到经济类报纸的一些表层的问题,如经济类报纸的分类方法等(陆小华的《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具体涉及到财经或经济新闻、经济报道,也大多从业务的角度说明经济新闻该怎么写,有哪些分类以及经济新闻的特色等。(《财经新闻》《经济学和经济新闻报道》)。
2.论文在论文方面,包括硕士论文和学术期刊上刊登的相关论文,通过 CNKI 数据库共搜到 200 多篇。通过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经济类报纸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1)针对当前我国新财经媒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如何发展提出对策的研究。《新财经类报纸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硕士论文,寇莹,2005)、《新兴财经报纸发展研究》(硕士论文,陈红艳,2005)等。(2)从经济和营销的角度分析新财经媒体的品牌构建、品牌营销、竞争战略。《我国财经报刊的品牌战略研究》(硕士论文,罗媛群,2005)、《新财经报纸品牌战略现状及预测》(硕士论文,袁丽华,2005)等。(3)从宏观层面和理论层面探讨经济类报纸的市场定位。《论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类报纸的本位》(《新闻改革》,徐占,1999)、《我国新兴财经报纸的定位探究,张林,2006》等。(4)与国外著名的经济类报纸作比较,为我国经济类报纸发展找经验。《国外著名经济类报纸的成功经验》(《中国记者》,明安香,2001)等。(5)探讨地方或者地区经济类报纸该如何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类报纸竞争力初探》(《社科纵横》,庄金玉,2005)。
(6)关于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探讨。《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研究》(硕士论文,杨金萍,2006)、《经济新闻服务功能的探悉》(硕士论文,张毅,2006)、《论经济新闻评论的决策参考功能》(硕士论文,可会明,2006)等。(7)关于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的研究。如经济报道如何增强可读性和服务性等,此外还有专门研究经济新闻的某一种类,如金融报道、深度报道等。(8)关于经济类报纸文化副刊和周末版的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人们对经济类报纸的研究一般停留在如《21 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此类新兴媒体上,侧重于探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经济类报纸。人们总是极少涉足关于传统经济类报纸如何较快走向市场这一方面的研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传统的经济类报纸不思改革,在旧有体制和框架下运行,很难有新的进展和深层次的突破。显然,这样的观点无形中忽视了传统经济类报纸的自我觉醒和重新定位的精神。以《经济日报》为例,该报于 1992 年、1999 年和 2004 年分别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和调整,改革后的《经济日报》内容上更加贴近读者,服务功能更强。这说明,传统经济类报纸固有的优势和潜在的实力无疑还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对传统经济类报纸的研究比较少,把两种类型的经济类报纸作比较的研究则更少。有一些研究,在梳理经济类报纸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及两种类型报纸的不同,但只是泛泛而论,鲜有细致探讨。如硕士论文《试论泛经济类报纸的市场对策》就提到了传统经济类报纸与新财经媒体在产生背景、读者定位、报纸内容及版式设计、经营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不同。但涉及到具体内容方面,也只是空泛地指出传统经济类报纸偏重于信息的披露,缺少实际指导性;没有真正地与市场对接,不是从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反应上来确立报纸的风格和质量,而是按照行政命令和政策指引来确立版面的内容及报道的重点与次重点等,基本上停留在以前的认识层面。对两类报纸的内容做比较分析的则更少。《我国财经新闻报道探析》总结了财经新闻报道的一些特色,但其所指的也是新财经报纸,不包括传统经济类报纸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两种经济类报纸报道内容、方式与特色的比较分析上。三、选择《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经济日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创办的中国第一批经济报纸的代表。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日报》也一直保持领先和领导的地位。面对新财经媒体的竞争,作为传统经济报纸龙头的《经济日报》没有死等、硬靠,而是积极领会党中央的精神,结合变化的经济形势,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1992 年《经济日报》改版策划,强调改版要按照编委会提出的“同中央精神贴得更近些,同实际工作贴得更近些,同群众脉搏贴得更近些”的“三个贴近”和有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宏观意识、理论意识、国际意识和批评报道有建设意识等“四个意识”的原则来进行。1998 年 6 月 8 日,经济日报社挂上了报业集团的牌子,在党中央新闻三贴近的要求下,把《中国化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纺织报》并入旗下。2003 年 7 月 15 日—9 月 2 日整整 50 天的时间内,《经济日报》新一轮改版工作正式启动,新推出的《今日导刊》,每周五出刊,共有 8 个版。从版面的风格来看,明显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更便于读者阅读,既突出了经济特色,又增加了新闻量。2003 年日发行量 80 余万份,雄踞中国经济类报纸榜首。改版后,版面格局更加清晰,进一步加强了财政、金融、国际市场报道,加强舆论监督,改进农村报道和科技报道,大力充实实用经济信息等内容,加大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报道力度,增强为企业服务的针对性。遇到问题或疑惑时,“看看经济日报是怎么说的”,这是读者给予的一份信赖,也是权威报道的多年积累。2001 年中国财经报纸市场杀入两只猛虎:1 月份诞生的《21 世纪经济报道》和 4 月份诞生的《经济观察报》。
这两份报纸是当前我国财经报纸阵营中从严格意义上讲最接近财经报纸标准的,它们的诞生不仅激化了财经报纸市场的高层次竞争,而且还触发了媒体研究者对报纸发展状况的关注和思考。《21 世纪经济报道》脱胎于《南方周末》经济版,2001 年元旦正式推出。清晰的定位、优质的运作、有效的营销手段,以及充满现代气息的版式,极富冲击力的标题,深度运作的新闻内容,加上背靠南方报业强大的全国性信息采集力量和广告发行资源,这一切使得这份南方报业旗下的新兴纸媒在 2001 年中国财经周报的市场上所向披靡,其发行量以每期 20%一 25%的速度增长,四个月发行量突破 10 多万,到 2001 年后期,《21 世纪经济报道》对外宣称的发行统计是 万份一 40 万份,并仍以 8000 份/期的速度增长 1。2008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1 参见盖洛普:《21 世纪经济报道读者群体特征研究报告》。成为周五报,信息量更大、新闻性更强。慧聪媒体研究中心,发布 2006 年 1 月我国财经类报纸广告媒体排名,《21 世纪经济报道》以 %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经济观察报》和《中国经营报》分列二三名。1权威人士认为,《21 世纪经济报道》不仅是中国传媒中的重要一员,而且,已经变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少了它,中国经济就会少点什么。
基于《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在各自领域的代表性,同时,由于《21 世纪经济报道》在逐渐日报化,和作为日报的《经济日报》可比性更强,本文最终决定选择两者作比较分析。四、选 2005—2006 年作为研究阶段的原因本文拟研究的重点是,改革后的《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在报道内容、方式和特色方面的异同。《经济日报》定位为“中央级以经济宣传报道为主的综合性大报”,并以此起家、发展、壮大。随着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读者需要的深入,《经济日报》也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1992 年、1999 年和 2004 年《经济日报》分别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尤其是 2004 年的这一次改革,更是全面而彻底,改革后的《经济日报》不仅仅满足于提供经济信息,而是更加关注读者需求,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并对读者提供指导。所以本文的考察范围就是 2004 年改版以后的《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同时,为了避开 2008年雪灾、3·14 事件、5·12 地震及奥运会等一系列非常态报道,本文不考虑把 2008 年的内容作为分析对象。这样整个考察的范围即为 2004 年、2005 年、2006 年和 2007 年四整年。
由于将整份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受个人能力和论文截稿时间的限制,不能把四年的报纸全部考察,又结合《21 世纪经济报道》的实际情况(2004 年和 2005 年为周二刊,2006 年和 2007 年为周三刊),本文选择 2005 年 1 月 1 日—2006 年 12 月 31 日这两年间的报纸作为样本框。这样的选择既涵盖了《21 世纪经济报道》由周二刊到周三刊的变化,也保证了考察内容的连贯性,所以最终的考察时间设定为 2005 年和 2006 年两整年的报纸。五、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1.抽样方法本文以整份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将 2005 年 1 月 1 日—2006 年 12 月 31 日((经济日报》和《21 世纪经济报道》的所有报纸作为抽样框,把两年间的每份报纸进行编号,然后按照简单等距抽样方法,分别抽取 30 份报纸作为样本。1 慧聪媒体研究中心,2006 年 01 月财经类报纸广告媒体前 10 强,慧聪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