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婧
大家好!我是《环球时报》记者邢晓婧。8月22日,我接到一通国际长途,对方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她用哽咽的声音问我:“邢记者,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他们真的要排了,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吗?”
老人名叫织田千代,是日本民间环保团体“不要再污染海洋”的一名成员。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2年后开始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染水。我和同事策划、采写了大量报道,织田千代就是我的采访对象之一。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一直是“网友”。
新闻现场对记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疫情之后,在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同事在今年5月去福岛实地调查采访,环球时报也由此成为日本政府宣布排海决定以来,第一家从国内去福岛现场报道的媒体。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采访难度相当大!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被“静音”的渔民开口说话?
小野春雄告诉我们,日本政府在控制舆论,作为最直接的受害者,几乎没有一家日本媒体采访渔民。我问他:“为什么愿意顶着巨大的压力接受我们的采访?”他回答说:“鱼不会说话,所以渔民才要代替大海说出这些,我认为应该先停下来,由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处理福岛核污染水。”
小野家族世代以捕鱼为生。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正在出海捕鱼的小野春雄侥幸逃过一劫,而在另一艘船上的弟弟常吉却永远离开了他。4个月后,常吉的遗体被找到。
我问小野:“大海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他回答说:“生命。”
2011年3月,我正在日本名古屋大学读书,利用假期去到东京,正好赶上“311”大地震。顷刻间,天崩地裂,地动山摇,停水停电。我们彻夜在户外广场上避难,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新闻是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力量。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决定做一名记者。毕业后,我回国加入环球时报。
“311”发生6年后的2017年,我第一次去了福岛,以记者的身份。那时虽然已经出现过核泄漏事件,但外界关注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福岛如何重生。那次,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6年之后,福岛重生依旧迷途漫漫。
再之后的6年,2023年5月,我再次踏上福岛,这一次则是报道受到全球关注的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6年又6年,现场的力量永远都在。
汽车一路向北,去往福岛核电站的道路与2017年相比变化很大。6年前,沿途全是倒塌的房屋,后来日本政府收购了沿途的土地,清理了路边的“垃圾”。6年前,一个巨大的院子里堆满了黑色塑料袋,里面装有被核辐射污染的土壤;现在被转移走了,表面上已经看不到。
看到写有“通行证确认中”的牌子,我知道:“就是这里了!”6年前,我就曾来过这里。那时铁栅栏没有完全拉上,虽然不能进去,也能窥见里面的场景。这一次,福岛核电站的戒备更加森严。
我刚下车,警卫就挥舞着警示棍朝我走来,在空中不停划“叉”,示意我不要靠近。我迎头走去,想像上次一样走到尽可能近的地方。对方厉声喝止说:“你知道吗?按照规定,你根本不许下车!”
有些压力是无形的。
当我们向日本使馆提交了签证申请时,使馆很快找到了我,说:“多写正面报道,回来我请你吃饭!(配上一个笑脸的表情)”我回复说:“让我客观报道,回来我请你吃饭!(配上一个捂嘴笑的表情)”
第二天,日本使馆的另一个人找到我说:“明天给你签证。”这实际上是日本外务省官员的惯用伎俩,没有恶语相向,试图用一种“温柔”的方式“施压”:你去日本想干什么?干了什么?我们可都是一清二楚。
事实证明,我们在日本的一举一动都是“透明”的。刚到福岛核电站,我刚从车上下来还没一分钟,手机就响了,
对方声称自己是“日本警察”,问我“在干什么”?我说:“喂?喂?信号不好!什么?听不清楚啊……”咔嚓,就给挂了。我当时想的就是:不管你是谁,谁都别想干扰我们的正常采访!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我和同事不眠不休,抓紧一切时间。从福岛最南部到最北部,对话当地议员、政府官员、民间环保团体、渔业协会、渔民、专家学者等数十人,获得大量珍贵的一手素材。第一时间推出中英文双语系列报道,用真实案例有效揭批了日本政府的不负责任和“双重标准”。
“邢记者,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他们真的要排了,我们的努力都白费了吗?”8月22日,在跟织田千代的电话里,
我回答说:“排海过程计划持续30年,我今年36岁,不出意外的话,活到66岁应该没什么问题。从今往后的每一天,
我都会不停采访,不停报道,联合同事、同行以及所有可以联合的力量,全方位记录下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事实真相。无论任何时候,任何人想要了解事实全貌的话,都能找到我们留下的一手资料。这些是我作为记者,可以做到的事情。”
织田千代顿了顿说:“我们也不会放弃的,我们也会竭尽所能抗争到底。”
日本政府不顾本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执意把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到属于全人类的大海里,还污蔑中国把排海问题政治化。我做了10年涉日报道的记者,目睹了中日关系屡因日方不负责任的举动而每况愈下。可以想见的是,未来中日两国在舆论场上的交流一定会更加频繁,交锋更加激烈。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就越是需要记者深入一线,通过扎实的采访,挖掘事实真相,为两国人民谋福祉,为世界的和平稳定贡献力量。我相信,我和福岛的故事,还会有下一个6年又6年。
人民日报 邢晓婧 2019年6月,在日本东京采访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人民日报 邢晓婧 2019年12月,专访前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
人民日报 邢晓婧 2023年8月,在非洲肯尼亚当地人家采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