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茗冠”古今的传奇
武夷山茶园
武夷山元代御茶园遗址
龙凤团茶图样及模型
晚清武夷山人种茶、制茶、售茶过程
近日,包括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闽北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福建乃至中国重要的茶产区之一,是世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了解闽北茶叶发展的历史脉络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期《文化》将带您穿越历史长河,一同沉浸在沁人心脾的武夷茶韵中……
武夷茶最早的印记源于商周
据当代茶圣吴觉农考证,武夷茶源于商周时的贡茶。《史记》记载,南方诸国在参与伐纣之后以茶献武王;后考古证实,当时在闽北生活的氏族闽濮族所进献的正是武夷茶。汉元光年间,武帝封禅名山,令祀官祭奠武夷君。武夷山发现第一棵茶树的地方——茶洞,相传是武夷君的父亲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彭祖饮茶助其长生不老。东晋以后,帝王嗜茶,臣子争相贡茶,借以博取功名,谚曰“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南北朝(479~502年)时,时任吴兴(今浦城)县令江淹称赞武夷山为“碧水丹山”,并称山上所产的“珍木灵芽”为平生所至爱。同时期,武夷茶更移植建安,后发展为唐代著名的建州茶。
古朴典雅、明道崇德的唐代茶风
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初始兴盛的时代。据《全唐文》记载,茶在唐代已“上达于天子,赐名臣,留上客……”。天子除自己享用贡茶之外,更以赐茶恩泽名臣,饮茶成为上流社会的乐事,于是“茶道大行”。在全国乐茶的大背景下,武夷茶开始成为帝王臣子文人墨客竞相追逐、馈赠的佳品。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中云“晚甘侯十五人,遗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碧水丹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其中“晚甘侯”正是以醇厚回甘、馥郁隽永喻指武夷茶,一个侯字尽显武夷茶的尊贵;同代乾宁年间进士徐寅在《尚书惠蜡面茶》诗作里详尽地描述了武夷茶的采摘、外形、运输和品饮方式,更以“金槽”“冰碗”衬托武夷茶的珍贵脱俗。
茶圣陆羽曾在《茶经》中提及武夷地区的茶:“岭南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更提出:“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对道德的推崇确定了唐代茶风的古朴典雅大气,这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唐代,自南北朝起被骈体文笼罩的文学界正悄然酝酿着变革,那就是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倡导道德修养,与陆羽所倡导的“精行俭德”交相辉映。同朝名宦刘贞亮归纳了饮茶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散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树礼仁;以茶去病气;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高僧皎然更是赞美茶可“清神、得道”。儒道复兴的古风之中,武夷茶渐渐开始了从自然属性向精神属性过渡,逐渐沉淀与升华。
盛世中的文化荟萃 ——宋代北苑贡茶
宋代是武夷茶的鼎盛时期,武夷茶文化也得到丰富和扩充。当时,贡茶因气候变冷而由浙江顾渚移至福建建州,产于武夷茶区的北苑贡茶(也称建茶、武夷茶)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宋徽宗更是专门为其撰写《大观茶论》。因为得到皇帝推崇,加上贡茶极为珍贵,只有在每年南郊祭天地的大礼中,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中各四位大臣才共赐一饼,武夷茶遂名扬天下。
这一期间的制茶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丁谓制大龙团,蔡襄创小龙团。
北苑贡茶为研膏茶,茶芽经过蒸后研成膏状,压成饼再烘干。这也带动了一种结合了优美技艺的评茶活动——斗茶的兴盛。物质的丰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武夷佳茗吸引了众多仰慕它的文人雅士来到武夷山,宋代大儒朱熹在这里著书授业,以茶喻理,推动了朱子理学的发展;东坡居士赞道“此水此茶俱第一,公产三绝鉴中人”,更作《叶嘉传》为武夷茶立传;陆放翁也赞美“建溪官茶天下绝”。各方人士相聚于武夷山,品尝武夷茶,修身养性,用自己的思想领略武夷茶的精妙,并与茶友相互交流……不同的思想以茶叶为中心在这里交汇,最终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
元代御茶园胜景
元代,武夷山创设御茶园。御茶园设有场官、工员。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采茶360斤,制龙团五千饼。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建造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一定要亲自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这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武夷茶的尊重和制茶的隆重,这项美好的传统也一直保存到了今日。
在元代,武夷茶不止被汉人学子所喜爱,更征服了辽国后人、丞相耶律楚材。他在诗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讲述自己没有喝到武夷建茶,心中像塞满黄土一样阻滞难耐,希望朋友可以分他几块茶饼,让他可以品茶尽兴,由此足见他嗜茶如命。
沉寂后重生的明代武夷茶
贡品饼茶的生产费用极大,制造一斤饼茶,竟要费工六百多人,一般百姓平民无法生产和消费,制约了茶的商品化。明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体恤百姓,下诏罢贡龙凤团茶,改贡散茶。御茶园渐渐荒废,北苑贡茶也因此衰落。御茶园荒废之后,茶叶的生产中心也发生了变化,移至了“三坑两涧”。但是武夷茶却因为罢造团茶,改制散茶推动了制茶工艺上的改革和创新,最终促成了红茶工艺和乌龙茶工艺的诞生,也给千家万户从事茶叶加工的武夷山人带来了机遇。
明代茶叶制造和品饮有崇尚自然的趋势。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所著《茶谱》中说:“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若莫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提倡叶茶,加工过程不提倡人工掺入香料,制造有自然香的茶是茶业发展的需要。
务实创新的清代茶风
清代,武夷茶恢复进贡,再次风靡宫廷。又一位帝王深深沉迷于武夷茶,他就是乾隆。乾隆帝曾作诗多首赞美武夷茶:“建城杂进土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冬夜烹茶诗》),诗中赞美岩茶品质佳、具有岩骨清香、味道隽永回甘,详细地记录了品茶的过程和细节。在他决定退位时不但感慨“君不可一日无茶”,更用陈年大红袍提点嘉庆帝用人之法。
清代,武夷茶在国际市场上就深受欢迎,也因此推动了武夷山茶叶生产和经营等多个领域的发展。茶商兴起,在茶区建立土庄、茶栈和茶厂,大量收购毛茶,雇请茶师加焙,再行分工加工,形成规模壮观的茶市。茶商有一定实力后便从茶叶流通领域逐渐向种植领域渗透,最终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
然而,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外资进入茶叶领域,并将茶叶移植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国外红茶的竞争、政府的腐败和敛财、连年的战乱最终导致清末武夷茶的衰落和被排挤出国际市场。
蓬勃发展的现代武夷茶
1938年,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期间,张天福率领一批茶叶技术人员和制茶工人,在武夷山建立起崇安茶场。当年,张天福在武夷山,把大红袍的传统民间制作工艺上升为理论结合实践的技术学科,亲自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揉茶机,开创了茶叶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先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把茶叶列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组织科研人员开发、研究大红袍的扦插等技术。武夷岩茶成为武夷山最具魅力的一个文化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前来旅游品茗,开发合作。
今天,武夷岩茶的产量,在上世纪80年代初320吨的基础上,翻了18倍,达到5600多吨。同时,武夷山茶产业链也在由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艺、茶馆、茶旅游等方向延伸和扩展。当地的最高学府武夷学院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茶学(茶文化经济)专业,为茶叶行业培养智慧与精神的传承人。
2007年10月,武夷“大红袍”母本茶叶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大红袍之所以被国家博物馆郑重收藏,不仅因为母树大红袍不再采摘,更是因为以它为代表的乌龙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版文字素材及资料图片分别由武夷山市文化馆、南平市博物馆提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