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闲下来看一片白云悠然的时候,静就回归了。当我们静下来面对自己的时候,天光也会回来。走进中医的时光里,让生命回归美。
《大美中医》之“发现生活中的中医之美”:《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组邀请您一起感受中医人的生命状态,生活日常....
如果这档节目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为我们点赞。微信公众平台将会把这档正能量节目推送给更多朋友收听!感谢您的支持!
龚若朴
若朴山房主人
金华云庐山长
执业中医师,出身于医学世家,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全科医学系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系。少年随父学医,学而时习,临证二十载,诊疗四万余人次。有感于古医究天人之际的妙道,于是结庐南山,实证中医与道,中医与美,中医与艺。
代表作品:
《本草中华第二季第五集:新陈》详见各大视频网站
《中医生活之美——跟随若朴老师品味中医 妙用本草》详见喜马拉雅
《大美本草》详见辛庄师范网络学院
雅清
毕业于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全国首档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广播节目《中华文化大讲堂》总编辑、主持人。担任采编播合一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二十余年。曾获全国主持人金话筒铜奖,并两度获得“全国百优广播节目主持人”称号;《中华文化大讲堂》节目在2015至2019年连续五年在亚洲两岸四地优秀广播影视节目评比中荣获“最具影响力栏目”等殊荣。
正文摘要
宇宙也在变化,宇宙是遵循着它的一个规律,它的规律当然不是以年或者以小时为单位的,它的规律可能是以光年等非常大的天文单位为它的一个规律周期,就像我们的地球,它的公转是三百六十五天,而木星的公转周期大概有将近十二个地球年,这些都是它们自己的道。
木星有木星的道,金星有金星的道,地球有地球的道。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道不能单单用地球上的这套东西或是标准来衡量水星的、金星上的标准。
很有意思的是,有一波人一直在找外星人,都是参照我们地球生命去找外星人,实际上地球上的人类包括生物、物种和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的物种的状态,其实未必是一样甚至未必是相近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样子去存在在那里。我们目前根本没有办法跟他们去同频,或者说看到他们,和他们沟通,不太可能。
当然科学家有科学家的那种远见,我们普通人就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眼前的生活过好。 所以说中医讲的气不仅讲宇宙之气,还讲每天、每时、每刻、当下的这个气。比如说我们现在秋天中午还会比较温暖,但是到了傍晚以后就会凉下来。那这种就身体上面特别敏感,能够触觉感受到的一种凉意、暖意,那这些也都是气的表现。
从科学上讲就是这个太阳离我们的距离,日照跟光照。我们今天可能就随便聊,但是内在,中医它是讲这些东西的,它上讲到这个宇宙星辰之气,下面讲到我们的地球之气。还有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然后往下再讲到整个地气,这是我们经常生活的四季的变化,寒暑的往来。
再讲到我们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它跟这个地球地气的关系,然后跟寒暑四季的关系,再往上走,跟天气、日月的关系,然后再跟宇宙我们可触、可见、可琢磨的那些星系、星球的关系,都是道。所以中医是一个非常大的格局和视角。在一个宇宙天体的生态模型下来讲人、来讲生命、来讲气运。
学问也是这样,学问也会扎扎实实的、螺旋式的上升。假如你只读内经的话,其实还是某种意义上的狭隘,当然那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我觉得从大的文化角度还是狭隘的,那怎么办呢?你得互参,经典它是可以互参的,因为他们是同源的,就是大家都在描述我们中华道统那个状态,那个原始的那个状态。
医家在从这个层面,道家从那个层面,儒家从这个层面等等,我们就可以互参,就是说这里拿点那里拿点,大家糅合一下发现那个本来样子可能是这样子的。就像我们画画一样,颜料互调一下。所以中华文化为什么是常青的?它既是古老的又是常青的,因为它是可以与时俱进的,它是可以融合的、柔和的,生命力会特别强。
比如说我们一个华人到英国、美国任何地方,只要有这个文化带过去,他一定能融入到那个环境当中去。所以说中华文明它实际上是在默默地影响了全球。当然我相信全球化的中华文明时代也很快就会到来。
刚才讲到这个天文,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一种链接。因为我会觉得现在学习的这个东西,它不能够让我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或者说我自己当下学的东西能够去说服我自己,应该可以去更深入,所以慢慢觉得应该往那个方面靠一靠。
所以说学习到天文的一些东西以后呢,觉得中医的一些内涵的东西,它的一些本源东西大概会沾到一些边,似乎能触及一些天花板。你会发现之前很多的疑惑、疑问,误读、误解,慢慢都解开了,所以它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很多人当然没有想到会往这方面去走,或者说没有机会去学习到这些东西,但我还是觉得也不要跳,假如没有那些基础,直接入手天文,实际上也是太着急了。天 文是什么?天文它是一个用,它可以放到中医,它可以放到那些易经,放到道家的修炼,放到儒家的治世等等,它都可以融合进去,去解读。
那为什么去传播呢?或者说把这些东西要讲讲呢?因为自己有所得以后,更想去影响身边一些好朋友,有缘的一些同学,这方面我就觉得应该有机缘的话,有这么个对象,就可以把它给慢慢讲出来。
所以学习它是一种学和习,学而时习之,而且这个学和教它也是一体两面,就是我们常讲教学相长,我们在学了以后,然后去说、去教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些点,应该再去突破,再打开,再去充实和完善,那么这个过程就让自己的学更加有方向、有深度。
我是学医的,拼命地在医学里面做钻研,实际上有的时候会遇到瓶颈,很多瓶颈都是难以突破的。就像禅门打坐,他在参一个话头,有的时候很多人就参吐血了,甚至参死的都有,怎么办呢?不参行不行?不参也不行,这是我们刚才讲的互参,比如我们现在到了这个地方,换一个环境,从一个小院、山房到了一个净潭,看着一汪秋水,红叶落下,小鱼在里面游淌,只有自在游淌,我们的灵感就会重新萌发出来。
所以您刚才讲的音乐艺术,他都是可以互参的。比如说我在艺术上的审美的提高,鉴赏力的提高,对于我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创作,对于品味都有提升。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回到一个审美的高度。
所以文化是决定审美的,审美可以将我们的文化带到一个高度和一个有质量的深度。那么我们学医的人,包括学习中华文化的人应该学会去互参,来提高自己的审美高度,去提升自己的审美格局。
那这个互参还是要着重的讲出来,不仅是要去欣赏一些具有气象的绘画,书法,欣赏古今、中西方的古典音乐,品度经典,这些部分自己最好能够去亲身体会。
再来就是可以走进这些好山好水的地方,因为这种东西对人的净化熏陶是无形的,也是巨大的。人在演奏音乐的声音叫人籁,刚刚听到这些虫鸣啊,风吹过的声音,这个叫地籁。那我们想想,天上还有日月星辰,还有这些所谓的大音希声的部分呢?我们听不见,但是它在,那个声音叫天籁。
无并不是没有,无恰恰是最养人的一个东西。人的心在无的时候,人在有了以后再无的时候,境界、品味无疑是高于有的。孔子讲乐山乐水,我们如何在山水之间能够找到一种快乐,找到一种安住的方法?就是我首先谈自己的感觉啊。
首先就安静下来,我们现在很多人就带着各种烧烤、美食到山里去,其实你是借着这个山水当成是一个游乐场,甚至当成是一个餐厅、食堂,其实你会很难享受到山水之间本来具有的、本自具足的宁静的美,没有人为骚动过的那种宁静,我觉得这是最养人。所以我们可以机会,什么都不要带,静静的在一个地方呆着,听听周边山水的声音,听听这个风吹过树林的声音,看着这个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甚至闭目塞听,就在这里就够了。
其实,古今很多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在这些里面得到了无限的创作灵感,也成就了他们的所谓的事业,很多名画、名作、发明都是在这些过程中创造出来。
所以我们在这个繁忙繁碌的社会当中,着急的时候,想不通的事情,做不完的事情,暂时先放一放。哪怕我们在山水当中走一走,静一静,其实是为了将来的走更加顺畅。所以我觉得适当的停留是为了走得更远。
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有的人他就喜欢喧嚣热闹,他觉得这种是无谓,没有任何乐趣的。我们也不奇怪,因为我们前面讲同气相求,如此好的山水,一个不懂她的人,其实对山水来说也是无奈,无可奈何花落去。所以也不要着急,不要去太用力,他想来就来,山水永远都在这里,就像刚才雅清老师说的,我们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走,是我们自己的地方。可能还没有自己的地方,但是也可以处处都是自己的地方。
所以我觉得一个智者会利用环境去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价值、智慧、品味。我们讲到环境,首先有一个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我们的生存的环境、居家的环境、工作的环境。这些环境我们要去调和它,尽量能做到养自己,还有一个就是内部的环境,就是我们身体的环境。身体环境也要做到干净、纯净。
所以这两个内外的干净、纯净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喧嚣、在闹当中度过,其实很难有机会去反观、自省,观察到,照见到自己的内心到底是浊的还是什么样子的。当我们有机会做到自己的时候,其实我们会很真实看对自己。而心境也会这自然中化现出来,在水里,在天上、在这个丛林当中,所以它是会给我们一种能量的,也是引导我们去反观内照,是看到自己内心。
和佛家的照见五蕴皆空还是有相通的点。对我们普罗大众而言, 人到山水当中其实就是这样,不要有太多的人为化的东西就好了。
现在很多人都会去一些景区啊,比如说九寨沟、黄山,那地方原来都很美。我们在古代的绘画当中、文学当中都会看到那种自然的力量,自然的那种震撼,但是太人为文化以后,你会发现,这里有一个垃圾桶,那里有一个电线杆,然后人山人海。其实最后那种美它最后是完全撕裂的,所以我们不要太过度去干预自然,这一点我觉得从我们自己开始回来,外面做不到,但我们自己可以做到。
就是我们可以去跟自然之间不要有那么多的人文化的界定,一界定你跟他的那种边界,墙一旦立起来以后,这种链接就没有了。所以我刚才讲的就是你带了很多的烧烤,或者一大群嘻嘻哈哈的在里面闹得不得了,唱歌啊什么的,这个完全就是在跟大自然竖起了一道边界。当然这样玩也可以。
这种玩跟我们所谓的那种精神上的一种高雅的追求是会产生一些距离。但是你看竹林七贤也是这么玩,他们曲水流觞,泡着茶喝着酒,袒胸露背,高歌跳舞。但对于这些放浪行迹的行为,他们的精神境界,他们的精神修养已经到达一种高度。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心境已经与道相应,与这个天地相应,他们这种行为也好,情怀也罢,我们普通人可能也会这么做,但往往徒有其表,达不到他们那种高度,于是很难享受到自然的美。所以其实是有东西给我们,这个东西与其说是他们给我们的,天地自然给我们的,不如说是我们通过他们自己要给予自己的。
若朴:我觉得雅清老师对这方面有自己也蛮独到的一些体会。可能我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地方,会常常带着朋友、同学沏壶茶,甚至什么都不带,就席地而坐,看到对面山上的有些红叶,当然现在还没有全部红,可能再过半个月这些树叶都会变红。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美。像这样的一幅画卷,自然的画卷,有时候我们很多时候要去花好多时间个金钱去排着队,到东京欣赏颜真卿的墨宝。
去某个艺术馆、博物馆,去欣赏某个人的一幅名画。但是这样的画,这样的山水画卷无处不在,而且是一手的。在这里呆着,感动、感悟就会出来。所以我们讲有感很重要,有感才会有品。
那么感是什么意思呢?感上面是个咸,下面是个心。先讲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个翻译特别好,交就是相交相应,那相应以后才有感,有感有应的。所以交感神经的兴奋,它一定会带来身体一系列的身形的和情绪上的改变。比如说感动了我,我感动到热泪盈眶,感动到涕泗磅礴,或者感动到全身都抽动,感动到一念不生。
下期再会
天地有大美,这种美只有在我们的心灵足够静谧、博大、空灵、本真的状态下,才可以结照的到,这也是我们和自然的同气相求、互为交感的结果。听众朋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大美,它是我们心灵在放松小憩片刻的灵光乍现;它是我们于日常俗物中眺望诗和远方时的柔软与感动;它是来自生命的低语和召唤,您有这样的体验吗?
良友互动
如果您感觉这档正能量节目对您有所帮助,请将本篇节目转发到朋友圈中,或传播到更多平台中哦!大家的受益与成长将成为我们继续创作的原动力!
学习传统文化,
经营幸福人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