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内蒙古旅游产业朝着文化的方向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推动我国整体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也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之余,为内蒙古草原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地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01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问题
(一)整体开发水平较低
虽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开发成果,其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显现。但整体来看,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仍然相对较低,首先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只停留在简单展示内蒙古草原风光和民俗文化上,如在骑马的体验型旅游产品中,游客只能在牧民的指导下骑着马在规定时间内于指定范围简单“溜一圈”,走马观花般地观光草原,无法真正参与和深入感受内蒙古特色草原文化。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缺乏多样的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有关。当前,在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通常只采用依托中心城市的开发模式,例如希拉穆仁草原、辉腾锡勒草原其近些年的旅游快速发展,均与之和中心城市包头、呼和浩特距离较近有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还与宣传不到位有关。
(二)旅游产品大同小异
内蒙古在长期致力于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虽然看似开发出了数量可观的众多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但实际上旅游产品类型还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特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大同小异的情况比较严重。如当前在内蒙古所有发展草原文化旅游的地区,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基本围绕草原观光、歌舞演出、骑马射箭等,种类有限的旅游产品只能从某一程度上展示出部分内蒙古草原文化,游客难以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核心内涵形成深入认知。而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受时间与地点限制的影响较大且种类单一、趋同化严重的旅游产品显然难以持续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无法充分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三)配套基础设施不足
在开发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作为根本保障。但一方面内蒙古本身经济实力有限,另一方面当地草原面积极为广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蒙古草原地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许多草原景区中,只有少数几个公共卫生间,且相邻公共卫生间之间相距甚远。而部分草原旅游景区内虽然通过开发建设蒙古包、敖包等旅游产品,使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当地少数民族的起居生活与民俗文化,但其内部同样缺乏完善的卫浴设施等配套设施,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同样,草原景区内缺乏相应的医疗设施、交通指示等配套基础设施,也使进入草原旅游景区的游客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不利于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当地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02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协同开发草原文化旅游产品
本文认为,在深入开发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坚持游客至上的原则,通过充分了解游客需求,对各项分散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与合理分配,利用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完成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例如,除了采取传统的依托城市中心的开发模式外,针对部分草原面积广阔的景区,考虑到其与周围大城市之间有一定距离,因此,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可以通过将各旅游点进行统一集聚,在各景点之间实现旅游产品项目如大型表演、骑射等巡回,使各时段游客均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参与和体验其感兴趣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进而在积极感知草原文化的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景区接待压力。而为摆脱游客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的刻板印象,当地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联合宣传部门,通过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特色内蒙古草原文化进行大力宣传,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在网络中宣传独具特色的草原民俗节日,配以直观形象、生动立体的视频、图片等,以此有效提高游客的草原文化旅游积极性。在线下则可以通过组织内蒙古地区各民族开展文化交流会或旅游产品开发展示会,鼓励各景区进行相互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特色性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
(二)深挖草原文化开发特色产品
在开发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中,同样也需要对当地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充分彰显出草原文化价值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可以通过根据游客实际需要,为其提供草原民族的成人礼、婚姻仪式或是内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剃发礼等活动,在有效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切实丰富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对于许多景区普遍有的草原美食旅游项目,除了单纯为游客提供多种独特草原美食,如奶酪、奶皮子、手把羊肉等进行品尝外,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此类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如通过为游客准备相应的食材,在当地少数民族的组织和带领下,游客可以亲自动手制作特色草原美食,并适时联系草原文化向游客讲解各类草原美食所具有的食疗功能,使游客可以在亲自参与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与项目中加深对草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同样,对于特色蒙古族服饰文化,相比传统旅游产品项目中,游客只是简单地穿着当地特色民族服饰拍照留念,还可以联合当地的民俗博物馆与服饰制作手工艺匠人,通过亲自向游客展示蒙古袍等特色服饰的制作流程,及时向游客讲解服饰材料、款式等当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从而有效深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积极构建完善生态管理机制
当地政府需要充分结合所在地区的旅游文化发展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制定出与本地区草原文化旅游发展相符合的各项政策规定,积极建立起完善的草原生态管理机制。例如,考虑到草原景观基本相同,可以通过将原本分散的草原游览景区和生活服务区进行有机整合,开发建设功能设施完善的草原文化旅游核心区域。在有效实现对草原文化旅游中,牧民家庭式自主经营式管理集中统一由政府部门制定出规范、统一的景区住宿标准、餐饮标准,并要求当地旅游局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定期对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严格管理。一旦存在过度开发或是破坏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资源的情况,需要立即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而在许多草原面积广阔的景区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向游客及时告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其能够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同时也需要结合景区实际情况,通过明确划分指定道路并设置相应指示牌,对草原景区内的车辆数量与游客数量进行严格限制,以此在深入落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加强草原环境保护。
(四)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当地政府部门也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加大对内蒙古草原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如在景区中适当增设公共厕所、超市、购物店等必要基础设施,同时合理设置各项基础设施之间的距离,保障景区内此类基础设施数量充足且分散较广,方便游客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随时进行查找。同时,还需要在景区内设置游客咨询服务中心,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旅游咨询和相关服务。而当地政府则应当积极与内蒙古各地区高校相互联合,将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草原文化旅游管理等纳入本科教育体系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教育优势,培育出更多高素质、专业的优质人才,为深化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当地旅游事业长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蒙古虽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整体开发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旅游产品雷同化程度颇高,并且还存在配套基础设施与景区管理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内蒙古需要在深入挖掘其草原文化价值,主动创新开发更多特色产品的同时,联合多方力量优化整合各项优势资源,并积极建立健全生态管理机制与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培育更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优质人才,从而更好地落实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作。
end
高度 · 深度 · 全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